1955年10月生于成都,职业画家。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委员。四川巴蜀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巴蜀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四川西部艺术促进会副主席、中国西部画院副院长、专职画家、四川省警察书画院画师、中国将星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传统文化保护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峨眉山月艺术馆馆长、大风堂龙门传人。2017年第四届四川国际旅游博览会举办中国画名家胡真来画展、2017年入展国务院参事室举办的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画展、2017年参加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举行的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进湖南活动、2017年参加纪念张大千先生118周年山东展、2017年《群英图》画作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等。
文丨何天谷
大约两年前,伴着淅淅沥沥的绵绵秋雨,我饶有兴致地拜读了胡真来先生编辑的《听雨楼诗钞》。书中辑录其先君胡鸿业老先生诗作109首,品之如饮陈酿,醇香直沁心脾。诗中展示了这位北大才子在抗日烽烟中投笔从戎的干天豪气,倾诉了中年时代"人惊海外传名字,谁信腰间无酒钱"的窘况与无奈,袒露了暮年时期的舐犊情深和季子成才带来的无限欣慰……应当说,父亲深厚的学养与飞扬的才情,让童年的胡真来与同龄人相比赢在了起跑线上,但父亲的"国军"身份又让胡真来的人生道路充满了曲折艰辛。今天看来,过往的幸与不幸都已成为胡真来先生的财富。正是这样的家世,正是这样的艰辛,才锻造了他坚韧质朴的品格和旷达豪放的性情,积淀起他蕴藏于诗书画作中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胡真来先生花甲之年,因其公认的人品和艺术成就,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礼聘为文史馆馆员,成为这个耆贤汇聚的团体中的年轻成员。通过两年多来的观察与交流,透过先生长发齐肩、粗犷掩藏细腻、热情而不失理智的直观印象,我更倾向于视先生为艺术家中一位痴情的守望者,一位永不停歇的奔跑者。站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观念多元交汇之处,面对纷至沓来的名利场诱惑,作为书画家的胡真来先生,始终以平和的心境,坚守对艺术规律的认知,坚守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这种坚守体现在繁忙的创作交流之余,他依然保持着读经典、临古帖而厚积文化底蕴的习惯,依然保持着"为寻草稿踏千峰,箧聚囊收兴味浓"的写生热情,在采风中触摸时代脉搏,汲取艺术营养。这种坚守更体现于他的作品——近年来,胡真来先生相继在香港、长沙和四川美术馆展出了《竹报平安》《峨眉秋韵》《群英图》《万里长城永不倒》《伺蚕图》《古塔映嘉陵》等十多幅艺术精品,或以磅礴气势和斑斓色彩展祖国山川之美,或以苍穹雄鹰喻中华民族精神之美,或以翠竹春鸟呈生命灵气与祥和之美……作者在坚守中致力于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的突破,实现了人与世界、作品与观者的审美共鸣和精神沟通。
称胡真来先生为奔跑者,并非源于其天南海北、舟车劳顿的创作与采风节奏,而是有感于先生不安于现状的探索与追求。在他五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每一阶段都有擅长且足以彰显实力的画种及技法,但他唯恐囿于某种模式无法超越而陷入僵化,总是在不安分中实现一个又一个华丽转身——从精于工笔到擅长写意,从乐写花鸟到钟情山水,乃至试图从画家至诗家再到书家转身的探索与努力。当然,奔跑着的胡真来先生会不时回望走过的历程,检点奔跑中的得与失。于是便有了付梓的《峨眉山月 胡真来花鸟画专辑》,对比画册中辑录的前后期作品,我欣喜发现先生的近作更注重运用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在笔墨虚实浓淡和画面布局的变化中,通过富有生机、生气的自然形象去表现万物的生命本质和画家的心灵感悟。我暗自揣测,作为永不停歇的奔跑者,胡真来先生面对艰辛探索中获得的可喜突破,依然会视之为奔跑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行文至此,尚不知胡真来先生是否认同我对他的守望者与奔跑者这一主观定位。但我由衷寄望先生能坚守梦想,以强健的体魄、坚定的自信和经年累积的实力,从艺术高原奔向艺术的顶峰!